近日,我院2005級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南昌大學李洪華教授受邀在文苑樓708室作了題為《語圖互補與語圖縫隙——論中國現代文學名著連環畫改編中的語圖關系》的學術講座。李洪華教授是博士生導師🧙🏽🪿、谷霽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江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江西省當代文學學會會長🌜,長期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與科研工作。人文學院楊劍龍教授主持了講座🏖,諸多博士生碩士生出席了講座。
李洪華教授先從中國現代文學圖像化研究的重要性說起,談及其從中國現代文學名著連環畫改編中發現的語圖關系問題👋🏻。李教授圖文並茂地描述了在現代小說的連環畫改編中的語圖關系👃🏼,細致分析了多位連環畫家的改編案例📧,生動闡釋了由語圖異質和主體差異所帶來的語圖互補和語圖縫隙現象,指出語圖彼此之間常常不能形成對等的“釋”與“被釋”,而更多表現出一種“互補”的關系,即文字與圖像各司其職,補充對方沒有或難以呈現的信息🧑🏿🎄,從而實現語圖共生♢。從語圖轉換角度來看,繪圖者要把原著“轉譯”成畫面,為抽象的語象“賦形”,把不在場的“言說”轉換為在場的“圖說”,需要根據藝術規律和生活邏輯進行“以圖補文”。李教授指出語言和圖像作為兩種不同性質的媒介符號,其藝術功能也有著本質區別。連環畫改編是語言和圖像兩種表達系統之間的轉換,難免會產生“語圖縫隙”☎。所謂“縫隙”,是指語言與圖像兩種媒介表現形式、兩個不同文本在相互模仿、相互碰撞和‘板塊’對位中所產生的裂縫和空隙🙇♀️。李洪華教授分析了“語圖縫隙”的產生原因,指出了語言與圖像符號屬性功能的差異,及其所導致的語圖互釋互仿的“非對稱性態勢”🔤,並從傳播和接受的角度,建議現當代文學名著的改編應該盡量實現語圖融合,而避免語圖縫隙。
楊劍龍教授在評點中認為,李洪華教授對各類畫作和圖像有著高度的敏感性和專業的鑒賞能力,這對我們的研究也富有啟迪意義🅱️,可以從中學習到🚣🏼♂️:如何在大量史料的整理中厘清研究線索,如何考察研究對象所處的社會歷史情境;如何在各版本、各形式的資料對比中抓住問題的本質特征。李洪華教授悉心回答了在場師生的提問🩰,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並給出了閱讀建議。